杜甫《客至》

舍南舍北皆春水1,但見2群鷗3日日來。 花徑4不曾緣5客6掃,蓬門7今始為君8開。 盤飧9市遠10無兼味11,樽酒12家貧只舊醅13。 肯14與鄰翁相對飲,隔籬15呼取16盡餘杯17。 注釋: 舍南舍北皆春水:杜甫的「草堂」座落在浣花溪畔,周圍流水曲折環繞,風景優美。舍:房屋,此指「草堂」。春水:春天漲滿的溪水。 但見:只見。 鷗:一種水鳥,翅尖而長,善飛翔,能游泳,羽毛一般灰、白色,頭大,嘴扁,捕食魚類。 花徑:指院內兩邊栽了花的小路。 緣:因。 客:泛指一般客人。 蓬門:用蓬草編成的門,即簡陋的門。 君:指崔明府。 盤飧:菜餚。飧:粵[孫],[syn1];漢[sūn]。熟食。 市遠:離市集太遠。 無兼味:菜餚只有一樣,沒有第二樣。 樽酒:指酒杯中的酒。 舊醅:不是新釀的酒。醅:粵[胚],[pui1];漢[pēi]。未經蒸濾的酒。 肯:願意。 隔籬:隔着籬笆。 呼取:呼來。取:語助詞,等於「得」。 盡餘杯:把酒喝光,一滴不留。   作者簡介 杜甫(公元712—770),字子美。原籍湖北襄陽,後遷居河南鞏縣。杜甫出身於書香世代的家庭,他的祖父是初唐名詩人杜審言。年輕的時候,他曾經漫遊吳、越一帶(今江蘇省、浙江省)。二十四歲赴洛陽參加科舉考試落第,心裏很不愉快,又再到齊、趙(今山東省、河北省)等地漫遊。三十四歲的時候,他到了長安,在這裏住了近十年。透過他精微的觀察,發覺在這表面繁華的盛世,內部黑暗重重,皇帝荒唐,宰相貪污,政治腐敗,危機一觸即發。天寶十四載,安祿山攻陷長安,杜甫逃至鳳翔,謁見肅宗,得了一個左拾遺的官職。長安收復後,隨肅宗還京,不久棄官並移居成都,在浣花溪畔,築浣花草堂居住。晚年攜家眷離開四川,病死湘江旅途中。 杜甫的一生,經歷玄宗、肅宗、代宗三朝,這五十幾年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大時代。前有安史之亂,後有吐蕃入侵,地方上的動亂更是不勝枚舉。杜甫的作品,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及當時社會的面貌,因而被稱為「詩史」。杜甫透過他的作品,處處表現了他忠君愛國的情緒,故後世尊他為「詩聖」。   背景資料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(公元761),當時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,除了幾個知己,他很少與人交往。一日,親友崔明府來訪。明府,在唐代是對縣令的尊稱。杜甫的母親姓崔,一說崔明府是他母家的親戚,一說是他的舅氏崔頊。無論如何,有客來訪,詩人都感到喜出望外,便寫下了這首詩歌,記述歡敘暢飲的情形。   賞析重點 這首詩是對崔明府來訪的紀實,詩中表現出一種不期而遇的興奮和喜悅,從中可以看出二人交情之深。 冬去春來,環繞草堂南北的溪水漲滿,只見一群群鷗鳥天天飛來作客,朋友卻沒一個到訪,難免有幾分寂寞。忽聞崔明府快要光臨,來不及掃淨院落,趕緊打開簡陋的大門,迎接嘉賓。儘管因距離市集遙遠,未能多備菜餚;也由於家境並不富有而沒有上好的美酒,為了喝得酣暢盡興,還徵得客人同意,隔着籬笆把鄰居老翁叫來共飲自釀的濁酒,賓主其樂融融。 詩的第一、二句寫景。春水環抱,鷗鳥低翔,既寫出草堂環境的清幽,又流露出詩人的離俗隱居心境。「但見群鷗日日來」,暗示門庭冷落,為「客至」的欣喜巧作鋪墊。第三、四句寫準備迎客,切入正題。兩句文義互補,即「花徑不曾緣客掃」,今始為君掃;蓬門不曾打開,「今始為君開」,這種修辭方式叫作互文見義,表示自己很少接待客人,對崔明府的來訪特別熱烈歡迎。第五、六句寫待客。貴賓光臨,自當盛情款待,然而桌上「無兼味」,杯中「只舊醅」,只因「市遠」、「家貧」,毋須掩飾自己的窘迫。詩人既表達了歉疚之意,同時也進一層寫出和崔明府親密無間的情誼。第七、八句,是第五、六句的延伸,繼續寫待客,但從另一方面來着筆。詩人提出邀請鄰居共飲助興,又增一層款客的熱鬧高興。這一細節,看似閒筆,卻把席間熱烈的氣氛推向高潮。「隔籬呼取」,把詩人敦親睦鄰的熱情表現,寫得極為細膩逼真。